《侘寂之美》是一款黃片
「黃片」雖不如原葉美, 就像落葉一樣,卻有著它自己的故事。
黃片是製茶的過程中已經炒完、曬乾後的「茶菁」毛料,到雲南茶農家試茶,就是喝這種已經製成毛料,毛料剛做好的時候,裡面多少都會含有黃片
我們可以想像早期臺灣烏龍茶農的「撿茶枝」,會把比較醜的或比較長的茶梗挑出來,把賣相比較好的留給客人
黃片就會留在家裡自己喝,自己喝的時候都會用炭燒的爐火用大茶壺煮,丟個幾片進去,就是「煮茶」,直接煮來大家喝,黃片就變成農家喝的茶,也就是所謂的「口糧茶」
近年來大家都知道茶的珍貴,《侘寂之美》是選用百年古樹挑選出來的黃片,好幾百公斤的茶葉只能挑幾十公斤出來
古樹黃片在以前雖然是被挑起來的,可是茶人並不因品相好壞而生區別心
古樹的黃片,只是長得比較醜
但是比較醜不代表它味道不好
茶是要用來喝的
所以我們並不介意它的長相不好看
我們還是認為它是非常好喝的一款茶
甚至有它自己獨到的特色
它的滋味比較淡雅,很甜,這樣的缺陷之美跟「侘寂」的概念非常吻合
「侘」(wabi)是簡陋樸素的優雅
「寂」(sabi) 是時間萬物意識的無常
電影《一代茶聖千利休》中經典的一幕,就是千利休打掉雙耳壺中的一耳
藉此缺陷來表現茶龕之美,不完美之美成了一種流傳於茶人間的精神理念
事物在時間進行變化
茶開始慢慢發酵
在缺陷中茶找到自己的味
在這個不是每件事都能控制的世界
不是每件事都能完整無暇
《侘寂之美》雖然在外觀上被視為有缺陷,卻是更能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式
商品評價
目前沒有評價。